第二百零二章 开盘(二)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3/3)页
斤便和陈继堂商量了。且不说李三斤的肚子里现在怀着陈继堂的种,就是平时,陈继堂也是什么都听李三斤的。
李三斤的设想是,她娘和二妹太辛苦了,在家里现在是按男劳动力来干活的,但一年到头却赚不了几个钱。倒不如来这里开个铺子,做些吃食,想来生意应该不错。
人多的时候,哪怕是一天赚个几百文,那也是很客观的收入了。再说了,铺子是自己的,又不用交租子,赚多少就是多少。
到了那人少的时候,生意不好,再回去种地也不迟。
且若是李老二能够在这里多露面,指不定姻缘就来了。她日日待在李家村,谁能注意到她啊。
自从陈家村富裕之后,每天都有不少大姑娘结队来这里晃悠,惹得村里的年轻男子争相相看。
至于分成嘛,李三斤都想好了,那就五五分,简单直接。
陈继堂便道:“你慌什么慌啊,我跟你说走慢一点。现在地契都还没拿到手,你回去也不过是说说而已。等后日拿到地契,你再回家也不迟。再说了,你那堂哥家可不是好相与的,我真的是不愿意跟他说话。要是他知道了这铺子的事,指不定会怎么样呢。”
说到堂哥,李三斤也有些无奈和生气。
自从参加了陈家村的流水席后,他便被这里的富裕看花了眼,时不时的便去找李跛子说话,希望他能从李三斤这里拿到一些种子。
这不,听说今年村里不是分银子,而是直接分长生果,乐得他一夜没睡,直接就拉着李跛子要种子。
要说直接要银子不好意思,要种子却是不一样的。
好在提前得了陈氏的吩咐,李跛子嘴巴紧,没有说出李三斤家自己种了长生果的事,只是说家里分了十七斤,同意给他拿个几斤。
结果,这人还不知足,还嫌弃拿的少了,逼着李跛子上陈家村来要。
李三斤大着肚子回去送长生果的时候,听到这事,不管不顾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,骂的她那堂哥没了脾气。
也的确是这样,李三斤现在出嫁了,就是陈家村的人了,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若不是看在亲情的份上,李三斤真的可以不用理他。
且好几斤长生果,按照现在的市价,差不多可以卖几十两银子了。他不过是白拿,居然还嫌少,有本事别要啊。
就这样,陈继发不是忙着数银子就是忙着登记信息,这一忙,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,就一直忙到了半下午。
见再无一人来问询,陈继发赶忙和叶氏收了箱子,将小册子也放了进去,抬着箱子回家去了。
再这样累下去,他觉得自己的腰都要断了。
晚上,陈继发和叶氏就着烛火将信息对了一遍,又将银子数了一数,见没有差错,全部对得上,这才放心的睡了。
他俩都知道,明日将面对更加热闹和复杂的场面。
本村人都认识,更好说话,外村人却不是的。说起来,明天少不得又要再累一天了。
这一夜,若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,路上时不时的便有烛火出现。不要奇怪,这是本村的人带着自家的亲戚连夜看铺子呢。
至于那些做了记号的,便是已经卖了的,根本不用看。
村长说了,明天让他们一大早就去街上的接待处排队。
这个接待处是众多铺子中的一个,但却是不卖的。按照叶枫的说法,是用来帮助外地来游玩的人的。他们可以在这里暂时的休息,等人,避雨,寻人,等等。
因此,这一处就有些大,相当于好几个铺子的大小。
众人知道这也算是一种优待,因此便连夜实地看了铺子,做到了心中有数,就等天亮交银子了。
因此,等陈继发和叶氏吃了早饭赶到这里的时候,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。于是,陈继发在心里哀叹了一声,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。
看来,是时候像叶枫说的那样,找一个勤劳的后生跟在自己身边帮忙了,每月给一定数量的银子就是了。他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,而叶枫说了,以后的事情只会更多。
排在队伍第一个的,便是陈继兴二哥的丈母娘,罗氏。当然,朱氏就陪在旁边,母女俩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总之是十分高兴的。
去年,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在地里翻了几斤长生果,并没有拿去县里的酒楼卖掉,而是拿回家晒干,存了起来。后来,又通过朱氏在陈继兴家得了几斤,这才勉强种了几分地。
种的时候一家人都有些忐忑,毕竟是第一次种,根本没有经验。朱氏殷勤地向陈继兴讨了不少经验,回娘家一一说了,有帮衬着照看。
这不,前段时间卖了长生果,居然有四十多斤,得了三百多两银子。
朱氏一直关注着娘家的动静,一听说得了银子,便立即赶了回去通知人。她自己是买了一个铺子的,准备卖些跟长生果有关的吃食。
至于罗氏,她想卖些小孩子的东西,例如小衣服啊小玩具什么的。说起来,叶枫之前做给叶氏的婴孩车也被朱氏琢磨了出来。
她爹的木工活不错,她想到时候做几辆出来放在店里卖着试试,有生意最好,没有人买的话,也不亏,拿来送人或者自己用都行。
朱氏的两个嫂子自然也是跟来了的。
说实话她俩之前听说陈家村卖铺子,还在心里嘲笑了一番,因为在她俩看来,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人来。
可是,今天一来,先是被这里平整的马路惊到了,然后被各式各样的建筑惊得说不出话来。等她俩到了朱氏家,见村里都是清一色的新房,远远看着,鳞次栉比的,漂亮极了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不过一年时间,这陈家村简直是脱胎换骨,简直大变样了。再说那铺子,修得极为漂亮,全是一样的样式,看着赏心悦目的。
最后,经过商议,大家一致认为,卖杂货不需要那么显眼的位置,最后在第二条街的第一个位置买了一个铺子。交了银子,登记了信息,三人便决定在这里住一晚再离开。
一是等地契,二嘛,她们想感受一下陈家村的变化。要是没有朱氏,她们铁定觉得自己迷路了。
这里跟上一次来简直像是换了个地方。
第(3/3)页
斤便和陈继堂商量了。且不说李三斤的肚子里现在怀着陈继堂的种,就是平时,陈继堂也是什么都听李三斤的。
李三斤的设想是,她娘和二妹太辛苦了,在家里现在是按男劳动力来干活的,但一年到头却赚不了几个钱。倒不如来这里开个铺子,做些吃食,想来生意应该不错。
人多的时候,哪怕是一天赚个几百文,那也是很客观的收入了。再说了,铺子是自己的,又不用交租子,赚多少就是多少。
到了那人少的时候,生意不好,再回去种地也不迟。
且若是李老二能够在这里多露面,指不定姻缘就来了。她日日待在李家村,谁能注意到她啊。
自从陈家村富裕之后,每天都有不少大姑娘结队来这里晃悠,惹得村里的年轻男子争相相看。
至于分成嘛,李三斤都想好了,那就五五分,简单直接。
陈继堂便道:“你慌什么慌啊,我跟你说走慢一点。现在地契都还没拿到手,你回去也不过是说说而已。等后日拿到地契,你再回家也不迟。再说了,你那堂哥家可不是好相与的,我真的是不愿意跟他说话。要是他知道了这铺子的事,指不定会怎么样呢。”
说到堂哥,李三斤也有些无奈和生气。
自从参加了陈家村的流水席后,他便被这里的富裕看花了眼,时不时的便去找李跛子说话,希望他能从李三斤这里拿到一些种子。
这不,听说今年村里不是分银子,而是直接分长生果,乐得他一夜没睡,直接就拉着李跛子要种子。
要说直接要银子不好意思,要种子却是不一样的。
好在提前得了陈氏的吩咐,李跛子嘴巴紧,没有说出李三斤家自己种了长生果的事,只是说家里分了十七斤,同意给他拿个几斤。
结果,这人还不知足,还嫌弃拿的少了,逼着李跛子上陈家村来要。
李三斤大着肚子回去送长生果的时候,听到这事,不管不顾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,骂的她那堂哥没了脾气。
也的确是这样,李三斤现在出嫁了,就是陈家村的人了,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若不是看在亲情的份上,李三斤真的可以不用理他。
且好几斤长生果,按照现在的市价,差不多可以卖几十两银子了。他不过是白拿,居然还嫌少,有本事别要啊。
就这样,陈继发不是忙着数银子就是忙着登记信息,这一忙,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,就一直忙到了半下午。
见再无一人来问询,陈继发赶忙和叶氏收了箱子,将小册子也放了进去,抬着箱子回家去了。
再这样累下去,他觉得自己的腰都要断了。
晚上,陈继发和叶氏就着烛火将信息对了一遍,又将银子数了一数,见没有差错,全部对得上,这才放心的睡了。
他俩都知道,明日将面对更加热闹和复杂的场面。
本村人都认识,更好说话,外村人却不是的。说起来,明天少不得又要再累一天了。
这一夜,若是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,路上时不时的便有烛火出现。不要奇怪,这是本村的人带着自家的亲戚连夜看铺子呢。
至于那些做了记号的,便是已经卖了的,根本不用看。
村长说了,明天让他们一大早就去街上的接待处排队。
这个接待处是众多铺子中的一个,但却是不卖的。按照叶枫的说法,是用来帮助外地来游玩的人的。他们可以在这里暂时的休息,等人,避雨,寻人,等等。
因此,这一处就有些大,相当于好几个铺子的大小。
众人知道这也算是一种优待,因此便连夜实地看了铺子,做到了心中有数,就等天亮交银子了。
因此,等陈继发和叶氏吃了早饭赶到这里的时候,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。于是,陈继发在心里哀叹了一声,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。
看来,是时候像叶枫说的那样,找一个勤劳的后生跟在自己身边帮忙了,每月给一定数量的银子就是了。他实在是有些撑不住了,而叶枫说了,以后的事情只会更多。
排在队伍第一个的,便是陈继兴二哥的丈母娘,罗氏。当然,朱氏就陪在旁边,母女俩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,总之是十分高兴的。
去年,罗氏带着两个儿媳在地里翻了几斤长生果,并没有拿去县里的酒楼卖掉,而是拿回家晒干,存了起来。后来,又通过朱氏在陈继兴家得了几斤,这才勉强种了几分地。
种的时候一家人都有些忐忑,毕竟是第一次种,根本没有经验。朱氏殷勤地向陈继兴讨了不少经验,回娘家一一说了,有帮衬着照看。
这不,前段时间卖了长生果,居然有四十多斤,得了三百多两银子。
朱氏一直关注着娘家的动静,一听说得了银子,便立即赶了回去通知人。她自己是买了一个铺子的,准备卖些跟长生果有关的吃食。
至于罗氏,她想卖些小孩子的东西,例如小衣服啊小玩具什么的。说起来,叶枫之前做给叶氏的婴孩车也被朱氏琢磨了出来。
她爹的木工活不错,她想到时候做几辆出来放在店里卖着试试,有生意最好,没有人买的话,也不亏,拿来送人或者自己用都行。
朱氏的两个嫂子自然也是跟来了的。
说实话她俩之前听说陈家村卖铺子,还在心里嘲笑了一番,因为在她俩看来,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人来。
可是,今天一来,先是被这里平整的马路惊到了,然后被各式各样的建筑惊得说不出话来。等她俩到了朱氏家,见村里都是清一色的新房,远远看着,鳞次栉比的,漂亮极了,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不过一年时间,这陈家村简直是脱胎换骨,简直大变样了。再说那铺子,修得极为漂亮,全是一样的样式,看着赏心悦目的。
最后,经过商议,大家一致认为,卖杂货不需要那么显眼的位置,最后在第二条街的第一个位置买了一个铺子。交了银子,登记了信息,三人便决定在这里住一晚再离开。
一是等地契,二嘛,她们想感受一下陈家村的变化。要是没有朱氏,她们铁定觉得自己迷路了。
这里跟上一次来简直像是换了个地方。